|
資訊流 宏觀 直播 策略 日歷 | 原油 黃金 美指 外匯 股指 商品 | 教育 知否 | 經紀商 全能投資賬戶 開戶特惠 |
|
原油頻道俄羅斯為何遲遲不決定參與新的減產協(xié)議?它當然有合理的理由 |
|||||
|
|
||||
![]() 編輯:元寶 發(fā)布時間:2020.02.08 01:00 據彭博社(Bloomberg)報道,盡管許多人認為中國的冠狀病毒疫情會導致需求下降,但俄羅斯還在權衡是否參與進一步的減產。 與會代表表示,由于莫斯科(Russia)拒絕簽署新的減產協(xié)議,俄羅斯和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的談判整整拖延了一周。OPEC+聯(lián)合技術委員會(JTC)建議擴大減產60萬桶/天,這比他們預測的需求下降的水平要高,他們認為疫情將使需求在未來6個月內將下降40萬桶/天。 俄羅斯當然有它的理由。去年,該國的石油產量達到了蘇聯(lián)時期以來的最高水平,達到1,125萬桶/天。這使得俄羅斯成為沙特(Saudi Arabia)以外最大的彈性生產國。
長期記憶:幾十年來,俄羅斯一直在致力于將石油產量恢復到前蘇聯(lián)時期的水平 _By Bloomberg 并且有深刻的歷史背景,為了爭奪石油市場的霸權,俄羅斯與沙特已經進行了長期的斗爭。 蘇聯(lián)的工業(yè)和農業(yè)經濟在1970年代開始陷入困境,正是石油行業(yè)的繁榮使該國的領導層有所緩解。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危機,價格急劇上漲,俄羅斯在西伯利亞開辟了廣闊的石油儲備。賺來的硬通貨用于支付谷物進口,并為其在阿富汗(Afghanistan)的毀滅性戰(zhàn)爭提供資金。 而這種暴增的收入主要受到沙特克制產出的支持。由于更高的價格導致石油進口國的需求崩潰,以及非海灣生產國的供應激增,沙特王國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將產量削減了近三分之二,以試圖重新平衡市場并提高價格。
俄羅斯的石油凈出口大致與沙特持平 _By Bloomberg 經濟學家和政治家葉戈爾·蓋達爾表示:“蘇聯(lián)解體的時間表可以追溯到1985年9月13日。那一天,利雅得的石油部長謝赫·艾哈邁德·扎基·亞馬尼放棄了支持價格的政策,而是選擇淹沒市場。產油成本最低的沙特阿拉伯得以幸存,而高成本的產油國包括俄羅斯遭到了致命打擊。 蓋達爾說:“沙特的石油產量增長了4倍,導致油價暴跌。結果,蘇聯(lián)每年損失約200億美元,沒有這些錢,該國根本無法生存。” 從那時開始,俄羅斯用了30年的時間才逐步將產量恢復到1000萬桶/天。
與沙特相比,俄羅斯面臨的低油價威脅較小 _By Bloomberg 盡管沙特仍然可以稱得上世界上生產成本最低的產油國,但其龐大的支出意味著它需要的預算平衡油價約為85美元,而俄羅斯為50美元左右。這兩個國家都不是主要債務國,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預計,到2024年,沙特的借款將達到產出的41%,其負擔遠遠超過俄羅斯。像1980年代的俄羅斯一樣,沙特也無法自給自足,其88%的糧食供應依賴進口。同時,利雅得已經陷入了也門的軍事泥潭。 當然,莫斯科仍有很大的可能性最終同意加入OPEC+的新減產計劃,不過,它仍然可能像以前一樣,無視減產協(xié)議的承諾及。 俄羅斯和沙特還面臨共同的挑戰(zhàn),美國(America)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,同時需求的增長已經趨于平穩(wěn)。原油頻道 >>
---END---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