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資訊流 宏觀 直播 策略 日歷 | 原油 黃金 美指 外匯 股指 商品 | 教育 知否 | 經紀商 全能投資賬戶 期貨開戶 |
|
原油頻道一文搞懂,伊核協(xié)議談判最新進展及市場影響 |
|||||
|
|
||||
![]() 編輯:曹雪麗 發(fā)布時間:2021.05.21 23:10 據路透社(Reuters)報道,伊朗總統(tǒng)魯哈尼(Hassan Rouhani)周四表示,主要協(xié)議已經達成,美國(US)準備取消對伊朗(IRN)石油,銀行和航運業(yè)的制裁。 同時,據彭博社(Bloomberg)報道,負責推動伊核協(xié)議(JCPOA)談判的歐盟(EU)外交官恩里克·莫拉表示,他預計在6月18日伊朗總統(tǒng)大選之前美國和伊朗將重返核協(xié)議。而美國國務院表示,談判將在下周恢復。 然而,據普氏能源資訊(S&P Global Platts)報道,美國國務院發(fā)言人周四晚些時候表示,仍然存在“許多挑戰(zhàn)”。 ▉ 伊朗石油產量和出口概況 一些分析師估計,伊朗可以在短短3個月內恢復到制裁前的近400萬桶/天的產量。根據彭博社的估計,今年伊朗的石油產量一直在增長,上個月約為240萬桶/天。
出口暴跌:美國的制裁打擊了伊朗的石油出口能力 _By Bloomberg 普氏能源資訊預計,伊朗的石油和凝析油出口量到12月將增加至140萬桶/天,而4月估計為80萬桶/天。伊朗在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之間的出口量平均為220萬桶/天。 ▉ 談判前景 普氏能源資訊的分析師表示:“預計本月將達成框架協(xié)議,到9月全面解除石油制裁?!?/font> Velandera Energy的首席財務官摩尼什·拉吉表示:“到周五,投資者實際上暫時擱置了談判取得突破有關的消息。伊朗聲稱在核協(xié)議上取得了進展。但美國認為還存在許多挑戰(zhàn)。這使得伊朗的聲明看起來更多的是政治姿態(tài)而非實質性的事實,交易員看到的是迷霧和相反的情況?!? Oanda的高級市場分析師愛德華·莫亞表示:“協(xié)議可能在下周達成。能源市場普遍預期外交努力將會奏效,美伊將重返伊核協(xié)議。” Sevens Report Research的分析師表示:“美伊重返伊核協(xié)議是供應側的主要利空因素,因為伊朗出口可能會在今年夏季恢復。但是,仍然有很多棘手的問題,談判隨時可能瓦解?!?/font> ▉ 基本面和價格影響 ① 不會影響供需平衡 德國商業(yè)銀行(Commerz Bank)的分析師卡斯滕·弗里奇表示:“如果美國的制裁確實取消,則最多可增加200萬桶/天的供應。伊朗的增量供應大致等于國際能源署(IEA)預測的第四季的供應缺口,因此,OPEC+無需進一步增加產量以防止市場收緊?!?/font> PVM Oil Associates的分析師表示:“預計今年和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保持健康,因此OPEC+生產商集團處于相對舒適的位置,可以應對伊朗增加的產量,而又不損害石油市場的再平衡?!?/font> 花旗集團(CitiGroup)的分析師表示:“解除制裁后,預計石油產量最初將增加50萬桶/天。 全球整體需求前景,足以吸收伊朗的增量供應?!?/font> ② 對供需平衡的影響取決于解除制裁的時間 德意志銀行(Deutsche Bank)的分析師邁克爾·許表示:“伊朗產量增加是否會破壞全球庫存下降的趨勢,關鍵在于該國的增量供應何時進入市場。盡管第三季度的供應缺口預期僅為120萬桶/天,但當缺口能更大時,市場有能力應對額外的供應。最緊迫的問題將是,伊朗石油提前進入市場對供需平衡的影響,而時間表將取決于談判的進展。” ③ 會加劇價格下行壓力 Again Capital的合伙人約翰·基爾杜夫表示 :“人們擔心伊朗可能會增加供應。伊朗更多供應的前景一直是價格上行動力的殺手?!?/font> 盛寶銀行(Saxo Bank)的分析師表示:“伊朗供應增加的前景加劇了油價的下行壓力,持續(xù)的疫情威脅會阻止全球石油需求的同步復蘇,布油價格可能維持在60-70美元區(qū)間內?!?/font> 荷蘭國際集團(ING)的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沃倫·帕特森表示:“美國似乎正朝著重返伊核協(xié)議邁進,鑒于可能 達成伊核協(xié)議,以及對亞洲疫情發(fā)展的擔憂,我們認為風險偏向下行。不過,油價中期前景看漲,布倫特原油今年下半年平均價格將為70美元?!?/font> 市場矩陣(MarketMatrix.net)能源分析師褚亮表示:
褚亮指出,即便如此,預計后續(xù)任何重大進展的消息仍將對油價造成沖擊。原油頻道 >>
主題:伊核協(xié)議談判進程及市場影響 | 新聞源:MarketMatrix ---END--- 做原油,為什么機構和專業(yè)投資者選擇 - - WTI 原油?!
|